河南團組織做求職青年與企業之間好“紅娘”
發布時間: 2010-09-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人:[ ]
文章摘要:
力求專業對口 預防變相招工 追求互利雙贏
河南團組織當好“紅娘”費思量
本報記者 韓俊杰 通訊員 王曉凡
“走出校園步入社會見習的第一家企業,就像初戀一樣讓我很難忘;這家企業現在成了我的工作單位,也算是初戀修成了正果吧!算起來,團市委還是我的紅娘呢。”大學生畢業生范京濤說。
2009年,范京濤在團鄭州市委的幫助下,來到鄭州藍訊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三個月見習,后因表現出色直接被公司錄用。現在,他已能夠獨自開展工作,主持項目。
專業對口,見習生變身“缺水海綿”
2009年3月,馬上就要大學畢業的范京濤不停地奔波在各大招聘會現場。他學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用人單位都要求有工作經驗。在大學里,他從未參加過實習,完全沒有工作經驗。“那段時間不堪回首,找一次工作就是被打擊一次”。
范京濤偶然聽同學說起了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和同學一起來到了團鄭州市委。團市委的老師把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基本情況、見習崗位、見習基地的作用給他們作了詳細的講解。
在一大本厚冊子中,范京濤根據自己所學專業,選定了藍訊科技有限公司硬件工程師這個崗位。
“原來以為,見習生一定不會擔任什么重要職務,干的估計就是些端茶遞水打掃衛生的工作而已。”范京濤說,“但這一次不一樣。見習那段時間,感覺自己每天都像一塊缺水的海綿,拼命地從培訓老師那里汲取養分。”
根據范京濤的專業,公司安排工程師李曉旭作為他的見習培訓老師,并專門為他制訂了三個月的見習學習計劃,甚至細致到了每周要學習的內容。
與此同時,學會計專業的陶丹丹被團市委推薦到了鄭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那可是一家鄭州市國資委控制的國有獨資公司!”接到通知,陶丹丹興奮了好幾天。
“過去從沒見過真支票,結果填寫時緊張得重填了好幾次。”陶丹丹說,因為時間短,雖然沒有學到更多的財務知識,但能感受到企業的氛圍,體驗了職場新人的壓力。
據團鄭州市委副書記陳定介紹,為了讓見習大學生真正有所收獲、保證見習效果,團鄭州市委為青年見習提供全程服務。首先是對大學生選擇見習單位實施科學疏導,針對涉及各行各業的70家基地、6392個見習崗位,合理配置見習資源,充分了解申請見習青年的特點、專業、興趣、性格,掌握見習單位選人用人需求,有目的地推薦青年見習,幫助找到合適的見習崗位。
同時,團鄭州市委大力開展“精品見習”活動。一方面,對見習青年提出遵章守紀、努力學習、自我加壓、鍛煉提高等要求,配合見習基地,提高見習成效;另一方面,對見習基地提出實行“導師帶教”見習制度、對見習人員實行多崗見習的要求,給見習青年提供最大的幫助,促進見習青年盡快適應崗位要求,使見習成效得以提高。
雙向監督,保證見習基地含金量
目前,在就業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不少大學生往往會降低對見習單位的要求,也放松了對見習單位的考察。不少見習單位,更是將前來見習的大學生當成了免費勞動力,干的是和普通員工一樣的工作,卻不支付分文酬勞。
找見習單位難,找一個能學到真東西的見習單位更難。“見習基地建設質量關系到見習青年切身利益。我們嚴格執行企業報名選拔、走訪考核、授牌建立的工作流程,在人數、崗位、待遇等方面符合條件的企業中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切實把好見習基地建立關。”陳定說。
據了解,目前開展見習基地活動的企業,要么是團組織認可的青聯、青企協成員,要么是通過社會化招募的。為了防止出現變相招工、用工等情況,團鄭州市委規定,見習基地必須為見習人員提供補助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這項政策在鄭州市70家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中落實率達到100%。
但由于這種補助僅僅是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不少企業通過社會招募的方式找上了門。2009年,鄭州市某餐飲公司提供了財務人員見習崗位,可團市委把學生推薦過去才發現,所謂財務人員其實就是飯店里的收銀員。情況核實清楚后,團市委立即取消了該公司的見習基地招牌。
“就算是個普通人去應聘一個收銀員的工作,也不可能開出那么低的工資啊,完全是把這些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一旦發生見習崗位和承諾不符的情況,我們一概取消合作。”陳定說,不管是企業對學生不滿意,還是學生對企業不滿意,都有可能砸了我們團組織“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這塊金字招牌,都將阻礙活動的持續發展。
為此,團鄭州市委開展了周月報和回訪,實時掌握動態信息。團市委和各縣(市)區團委一起,對見習人員的招收和崗位對接情況進行跟蹤指導,定期回訪。
互利雙贏,為企業建“人才蓄水池”
學生進入企業之后,能學到多少東西,除了取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要看企業對待見習生的態度。鄭州藍訊科技有限公司的莊利民深有體會。他說:“我們的企業是由幾個走出校門不久的大學生一起創辦的,我們深知在創業就業之初急需有經驗的人指點迷津卻求助無門的苦惱。所以我們對見習生傾注了很多人力物力。”
據莊利民介紹,學生到見習崗位后,公司會專門分派見習指導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傳授,同時每名學生每月有700元的補助和一份人身意外保險,同時在工作、福利方面和藍訊正式員工享受同等待遇,如免費午餐、旅游參觀、文體活動等。“見習期內,我至少要和每個學生進行一次深談,了解他們對企業的看法和對今后工作或創業的想法。”
截至目前,來藍訊見習的13名大學生中,6人見習期滿后轉為正式員工。由于公司處于二次創業階段,急需大量懂技術、有沖勁兒的人才,但以民營企業的身份,去學校招見習大學生挺困難。
莊利民說,一方面學校覺得公司規模小,根本不放在眼里,另一方面學生也希望找一個工作壓力小、工資待遇高的大型企業,嫌棄“民營企業”這塊牌子。但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成了我們企業貢獻社會、實現企業遠景的有效途徑。
“我們通過培訓,幫助見習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念,告訴他們如何正確理解工作,希望成為他們步入社會后的第一個好老師,在社會認知等各個方面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另一方面為我們儲備了服務人才,在見習培訓基礎上成立的培訓中心,真正成了藍訊的人才蓄水池。”莊利民說。
據團河南省委書記何雄介紹,2009年以來,團河南省委按照省委、省政府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整體工作部署,河南省團系統除了發動發動青聯委員、中央駐豫企業等廣泛建立見習基地外,還積極與省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河南移動、河南郵政等合作,建立行業系統見習基地,多領域籌集高層次見習崗位。
同時,與河南大規模開展駐外團組織建設同步,他們在北京、上海、江蘇、鄭州等地的豫籍創業成功企業中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截至目前,河南省建立見習基地1518個,提供見習崗位41451個,14008名青年上崗見習,見習基地已覆蓋全省158個縣區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