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創新學分不能畢業 創業課群貫穿大學四年
發布時間: 2010-04-0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 ]
文章摘要:
學科競賽、科研創新、發表創業計劃、申請創業經費,一直是屬于少部分優秀學生參與的“精英運動”,如今在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和浙江科技學院,這些已經成功轉變為人人都能參與的活動。更多的學生通過這些創新、創業活動,夯實了專業知識,鍛煉了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和個人修養。
學生沒有創新學分不能畢業
近日,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電子信息061班學生劉凱得到消息,因為他和同學一起合作參與實施的一個科研創新項目,獲得2009年全國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二等獎,學院決定授予了5個創新學分。
和劉凱一樣,在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根據創新實踐學分授予辦法的規定,分別對2009年參加創新活動并取得成果的同學進行了學分授予,授予創新實踐學分總數達7363個,獎勵學生超過6000人次,這也意味著:去年該院人均獲得創新學分就達到1個學分。
學院專門出臺一系列制度,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到實驗室開展研究、參加各類技能培訓、考取各種證書、申請專利或者發表論文等各種形式的創新活動,并要求學生用相應的創新成果來申請授予相應的創新學分,所有本科學生在申請畢業時必須獲得兩個以上的創新學分,如果不能獲得這兩個創新學分,將意味著不能順利畢業。
對于這一措施的出臺,天目學院教務部主任李文莉介紹說:“作為一所獨立學院,我們和一般的本科高校是有所不同的,更加重視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育人過程中特別希望學生在感興趣的創新過程中多動手、多動腦,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探索,在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提高大家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創業課群貫穿大學四年
目前,浙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正在進行“創業計劃大賽”,大賽將選拔優秀選手進入學校組織的 “贏在未來”大學生創業精英特訓營活動。
作為特訓營活動的配套政策,浙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用于對在校學生創業項目的扶持。大學生創業基金額度分為10000元、5000元、3000元三個等級,有資格申請創業基金的學生必須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產品或服務,組成優勢互補的團隊,在進行廣泛市場調查的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一份商業計劃。作為浙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創業教育一部分,“贏在未來”體現了學生相對成熟的創業思路,是學院整體創業教育的集中展示。
浙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的創業教育注重進課堂、進實踐、進學分的教學模式。學院具有完善的創業課程群,創業導論、KAB、SIYB、浙商創業經典案例等創業核心課程將融入到學生四年的修學過程之中。學生入學伊始就開始接觸相關課程,大一即開始有專門的創業課程,并且以創業計劃書作為學生的學習成果。經過創業導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努力,每個學生都能在四年的時間里獲得寶貴的創業實踐機會,此外學院所開設的創業課程都計有相應的學分。
學院院長曹旭華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使學生除了具備專業素質以外,還要具有創業創新的精神和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蔣維巖 宋柯 陳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