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湖校區:鄭州市龍湖大學城祥云路
郵編:451191
優勝校區:鄭州市優勝北路4號
郵編:450053
黨政辦公室聯系電話:0371-60987888
招生處聯系電話:60987001/7002/7005
就業處聯系電話:60987683
發布日期:2011-03-10 瀏覽次數:
陜西首屆免費師范生將走上崗位 雙選會上展風采
發布時間: 2011-03-16 來源:陜西日報 發布人:[ ]
文章摘要:
今年暑期,首屆免費師范生將畢業。陜西籍共有首屆免費師范生1307名,其中陜西師范大學培養陜西籍免費師范生1014名。經過4年的學習、成長,他們將走出大學校園,成為人民教師。
隨著就業季的到來,首屆免費師范生再次備受社會各界關注:4年來,他們學習、生活怎么樣?現在就業情況怎么樣?2月26日,在陜西免費師范生就業雙選會上,我們目睹了他們的風采。
“我要做名優秀教師”
2007級數學專業的小劉是一名免費師范生。在試講現場,經過短短幾分鐘的準備,他深入簡出,為考官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數學課。“很多人認為我們免費師范生,不收學費,有生活補貼,就業有保障,會變得懶散,其實這樣的人幾乎沒有。”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涯,小劉感覺收獲很大。課程的針對性比較強,從見習到支教,幾年鍛煉下來,做老師已經是得心應手。“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以后是要當老師的,平時也很注重這方面的學習,再加上學校的教育,我更加堅定了當老師的信念!”他表示。
小劉只是陜西師范大學眾多免費師范生中的普通一員。從2007年起,陜西師范大學共招收免費師范生10886名,其中陜西籍生源3569名。為了確保免費師范生的培養質量,陜西師范大學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免費師范生綜合素質和實際從教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經過全面系統的培養,陜西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具備了較為深厚的知識基礎,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與教師專業素養。在上學期教育實習過程中,贏得了廣東、四川、陜西、新疆、寧夏、甘肅等省區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實習中小學的廣泛好評,普遍認為首屆免費師范生的個人素質和從教能力明顯優于其他學生。
好政策也要落實好
陜西籍首屆免費師范生小李在2月26日的免費師范生就業雙選會上和幾家學校達成了意向。她表示,考慮考慮再簽。“我覺得政策很好,并不是有的人說的必須是哪里來回哪里去。只要專業好,功底扎實,可選擇的余地還是很大的。”但是,小李也有她的顧慮,“只是不知道這些政策是不是真的能完全貫徹下來,小小的政策變化,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計算機教育專業幾名陜西籍畢業生卻沒有小李那么幸運。看著有限的就業崗位,他們都犯了愁。“這次雙選會,我們專業提供的崗位還不到全班陜西籍學生的一半,再加上地區的限制,連專業對口的崗位都沒有,還別說選個滿意的學校了!”據他們介紹,在這次雙選會上,他們原屬戶籍地區根本沒有所學專業的需求。其它地區,需求崗位也很少,再加上各地市都是優先安排本地區生源,他們幾乎沒有機會。根據政策,如果畢業前沒落實任教學校,將由生源所在市教育部門統籌安排。“既然選擇成為免費師范生,我們就做好了回鄉任教的心理準備。然而,在機會不均等的情況下,只能被動接受,心理上還是接受不了。”他們認為,免費師范生就業過程中,“運氣”的成份很大。同是免費師范生,專業和生源地不同,就業的差別也會很大。
針對首屆免費師范生就業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陜西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王濤認為,要真正發揮好免費師范生的作用,首先要全面準確理解國家有關免費師范生的各項政策。在政策執行中,準確把握好省級統籌與市縣崗位落實的關系,處理好留住人才與跨省區就業的關系、個人理想與省區教育現實的關系、專業設置與中小學需求以及招生與就業的關系。“免費師范生是寶貴的資源,為此,省委、省政府以及陜西師范大學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首屆免費師范生的就業狀況,關系著這一政策在我省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呼吁,全省各地市有關部門及中小學,盡可能抓住有利時機,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促進免費師范生就業。同時,創造一切有力條件,讓免費師范生成長為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提升我省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作出貢獻!
編后
陜西省是科教大省,而優勢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地區發展不均衡,師資水平比較薄弱。為了建設科教強省,實現科教興陜,省委、省政府下定決心切實解決我省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今年,省財政增加教育支出24.8億元,改變辦學硬件條件。更重要的是為全省中小學配置優秀教師資源,逐步縮小地區間、學校間的教育差異,實現教育公平。
4年來,師范生免費教育吸引了大批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師范專業。6所部屬師范大學在各地錄取平均成績高出省重點線40分以上,累計招收免費師范生45742人,其中陜西籍學生4700余人,位居全國前列。隨著首屆免費師范生的畢業,他們將陸續走上教師崗位從教。他們的加入,將對提高和改善我省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結構及總體水平,提升整體基礎教育水平與質量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