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數讀”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之:五大歷史意義
百年崢嶸歲月,百年輝煌歷程。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壯美畫卷。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無論是對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世界歷史的進程,乃至對于中國共產黨自身的鍛造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但是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處于“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黨的百年奮斗,徹底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夙愿,正如彭德懷所言,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全面小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苦探索,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又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十八大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革命前進的方向。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歷史性飛躍,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功。同時,在世界范圍內,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中,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新中國的成立,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上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激勵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深刻改變了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的力量對比,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當前,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黨的百年奮斗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是因為始終以歷史主動把握時代方向,以創新理論強化思想武裝,以初心使命堅持人民至上,以自我革命推進偉大夢想,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
走過苦難輝煌的過去,走在日新月異的現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惜流血犧牲,新時代的中國必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鼓舞下,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創造新的偉大成就,續寫新的恢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