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數讀”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之:三個需要
龔自珍曾說過:“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泵珴蓶|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也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狈_中共黨史,三個“歷史決議”,都是黨在重大歷史關頭的重要決斷,體現了黨的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恰逢建黨百年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必將成為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心聚力的一面旗幟。
總結歷史,是為了奪取階段性的勝利。第一個“歷史決議”是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之際,面對當時錯綜復雜、變化多端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黨內思想不統一,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宗派主義等錯誤思想而作出的。第二個“歷史決議”是在文革結束后、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歷史時刻,一些極“左”思潮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表現出了某種程度的不滿與抵觸,社會上也有少數人借撥亂反正之機,企圖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而作出的。
新時代、新征程需要從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也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放眼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俄烏戰爭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唯有自身強大才是最終的底氣。從成就中樹立自信,從經驗中獲得智慧是開啟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需要。
維護黨的核心是革命和事業成功的關鍵。毛澤東曾說,“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長征途中張國燾的挾兵自重、另立中央,抗戰初期王明的拉幫結派、我行我素,延安時期的思想分歧、宗派主義等問題,給黨的革命事業造成過嚴重損失。這些慘痛教訓使全黨深刻認識到: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大國,維護核心和黨中央權威至關重要。
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全黨要繼續堅定不移地向黨中央看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全黨把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體現在行動上,做到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全黨團結一致向前進。
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我們黨之所以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從大革命失敗到“八七會議”,從六屆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從提出“兩個務必”到糾正“兩個凡是”,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正是因為具備這種獨有的政治品格,我們黨才能歷經百年磨難,數次在危難之際重新奮起。
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堅實底氣。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長征路,每代人都要學會解決那個時代需要解決的難題,尤其領導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要增強“八種本領”,提升“七種能力”,都要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感,“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煉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睖嫔0倌曷?,有失敗的教訓,更有成功的榮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將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