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就業,未來十年五大誘惑
發布時間: 2010-03-29 來源:南方網 作者:[ ]
文章摘要:
綠色就業,被看作全球經濟振興的助搏器,未來十年哪些就業機會更具競爭力?而哪些先行者、成功人士是這里的榜樣?預知五大綠色就業機會,請看如下榜單。
生態保護工作者
入行理由:不指望賺錢,但只要夠優秀就不愁有人拿錢給你花;錢雖不多,但可以拿別人的錢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先進分子:全莉(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創辦人)
研究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容不得生物學家在實驗室里優哉游哉。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物種滅絕。即刻起航,開赴全球各個角落,拯救那些脆弱的生態系統,評估那些 “生態服務”的價值,教學、科研領域之外,在政府、非營利組織以及公司那里也有大把機會。把華南虎帶到非洲去,我們不知道這樣會不會真的能讓這個物種起死回生,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創辦人全莉女士的傳奇實在太誘惑。如果你對生態保護感興趣,但又不能忍受在學校做研究的枯燥,那就以全莉為榜樣吧。中國以生態保護為目的的非營利組織現在很活躍,國際性的、土生土長的都有。受益于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美國的聯邦科研經費也將獲得提升。
綠色企業家
入行理由:企業家精神、領導者氣質,如果你都具備,何不綠色一下,把更多人“染綠”?
先進分子: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一個企業怎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想著如何實現盈利最大化,并不能幫你達成目標,堅持企業盈利、社會責任、環境責任三者的統一才是正道。英國學者約翰·埃爾金頓(John Elkington)1997年提出的三重底線概念已經成為商業思想的主流。美國市長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法律、研究和咨詢等商業服務提供了大部分的綠色工作職位。這些職位總共超過40萬個,從市場經理、樂活族,到大公司內負責可持續發展的副總裁,涵蓋廣泛。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今年3月份評出全球綠色財富榜,中國入榜企業家總數位居第二。其中,王傳福風頭最勁。王傳福帶領比亞迪在全球率先推出一款插入式雙模電動汽車,一直被尾氣污染困擾的汽車行業從此真正進入電動時代。王傳福所為,不僅事關企業自身的環境責任,如果他最終實現商業上的成功,他將為整個汽車行業的環境責任加分。
資源回收商
入行理由:看看張茵,她從收廢紙做到了中國首富。
先進分子:張茵(玖龍紙業董事長)
僅在美國,循環經濟就有超過一百萬個工作崗位。雖然造紙和塑料工業因為經濟下滑市場已經變冷,但鋼鐵需求依然強勁。因為較高的垃圾處置費,循環利用仍然是一個相對經濟的選擇。在全世界,現在有超過20萬人從事二手鋼材廢舊鋼鐵生產。在電子垃圾、衣服、塑料袋、建筑垃圾等材料的回收利用方面,一些國家的新法律也在催生一些專門的公司。雖然因為股市轉熊,曾經的中國首富張茵身家大幅縮水,但她從收廢紙到造紙而成首富的傳奇,依舊可以讓人窺見循環經濟的魅力。
可持續發展智能軟件開發者
入行理由:在競爭慘烈的IT行業,“傍上”綠色經濟這個新貴或許可以活得更好。
先進分子:you?
綠色經濟需要大批專業化的軟件開發者和工程師,他們設計、建造和維護各種感應器和隨機建模系統。這些系統用途廣泛,可以為風能農場、智能電網、交通擁擠收費等提供智能支持。新加坡市中心就有多個自動收費裝置,它會自動記錄行經此地的機動車身份,并根據不同的時段收取不同的費用,越是繁忙時收費就越高。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都曾有意學之。之所以暫時無法實施,除了制度上的討論之外,技術、管理等方面也還存在障礙。比如裝在擋風玻璃前可以智能扣款的ETC系統,它的運行必須依賴高度發達的智能化交通網絡。而在我國一些城市,這些條件都還不具備。這或許將是一個等待進入的市場空白。
城市規劃師
入行理由:對自己的城市越來越看不慣,生活不方便,交通很麻煩。與其試著習慣,不如學著改變。
先進分子:馬巖松(MAD建筑事務所創始人)
建設低碳社會,城市與地區規劃至關重要。發展大容量公共交通、阻止城市漫無目的地向四周“攤大餅”、鼓勵使用自行車限制小汽車,這些僅僅是工作的一部分。與之相比,城市應變計劃的制定同樣重要。去年一場大雪曾讓南方多個城市變成“死城”,今年3月一場暴雨讓廣州天河幾乎癱瘓,還有地震、熱浪、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現代大都市其實很脆弱。到2016年,這方面的工作機會僅在美國就將有15%的增長,而且,經濟危機來臨裁員潮此起彼伏的時候,這些屬于基礎建設的工作相對來說要安全得多。2050年的北京會是什么模樣?胡同里有電子感應地面、CBD上空懸浮著巨大的建筑體讓摩天大廈彼此相連,巨蛋(國家大劇院)藏在一個“景山”中,天安門廣場成為森林公園,成北京城中心最大的綠肺。MAD事務所的馬巖松很敢想,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