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模擬面試解開“公務員考試”神秘面紗
發布時間: 2011-05-04 來源:浙江日報 發布人:[ ]
文章摘要:
2011年浙江省各級機關公務員報考人數達到了33萬余名,超過了去年的31萬人,再創新高。四月底,2011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進入面試階段。
在“考公”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面試,到底有何玄機?有何要訣?考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讓我們通過一場大學在校生參與的公務員模擬面試來一探究竟吧。
場景和人物描述
為了做到真實、有效,本次公務員模擬面試共有七位考官,都是從真實的公務員面試考官庫中抽取的。此外,與真實面試不同的是,作為教學實訓活動,還特別增設了一位資深的公務員考試專家,作為現場點評官,對每位考生的表現進行現場評點,并經過視頻轉播使觀摩區的全體師生同時感受到。而參加模擬面試的六位考生則是從浙大城市學院法律、行政管理專業的大三、大四學生中挑選出來的。為了避免影響到真實公務員面試的公正,這些同學均經過人事局嚴格審核,為未參加2011年度公務員考試的在校學生。
此外,模擬面試的場地布置、題型選擇和操作流程、評分標準等均嚴格按照正式公務員面試的規格執行,唯一增加的是專家和評委的現場評點環節,作為教學環節。
除了面試室和大型觀摩廳,還設有候考室、候分室和考官休息室,安排了專職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現場管理。面試室內,七名考官正面一字坐開,點評專家端坐上方,另一側是監督員和計時員,還有正式的統分員,營造出逼真的現場氛圍。
六名考生在候考室內抽簽產生順序,按編號依次進入考場,包括讀題和作答,每人面試時間15分鐘。
上午8:30,面試正式開始
第一位考生進入面試室——
“各位考官,上午好!”
“你好,請坐?!?/FONT>
“歡迎你參加今天的面試,今天的考試共有三題,思考和答題的時間共15分鐘,請把握好時間。桌子上的稿紙可以使用……,每道題答題完畢請告知考官。……”每位考生的面試都在主考官這樣的對話中開始。
試題有三道:主旨分別為“如何看待我省境內高速實行客貨車輛分道行駛管理的政策”、“評述網絡上出現的‘逗你玩’、‘算你狠’等調侃社會現象的詞語層出不窮的現象”、“如何理解吳官正說的‘人走茶涼好’這句話?!?/FONT>
獲取第一印象分:
儀表得體
當考生一踏進面試室,走路姿勢、穿著打扮、行為舉止都落在考官眼里,形成第一印象。在六位考生中,3號考生走進面試室時,平時習慣的走路姿勢一緊張就更加搖擺,向考官問好時的語氣神態都很局促,目光凌亂晃動未能大方恰當地和考官交流,連坐到考生席椅子上的動作也欠干凈利落,結果就被專家犀利地點出不足。另外五名考生在儀表、舉止上都表現得不錯。但是,6號考生的休閑裝和其余5名考生的正裝相比略顯得隨便。
考官“法眼”關注:
審題環節
思考和答題時間總共15分鐘,因此審題的環節不容忽視。而這時的面試間顯得特別安靜,甚至都讓人感覺到有點窒息,只有考生的筆端在草稿紙上滑動的聲響顯得特別的清晰,通過現場的麥克風,都能將這份真實的緊張感傳遞到觀摩大廳的每位同學心頭,使大家有身臨其境之感。
考官們靜靜地注視著每位考生準備的情形,默記著考生的舉手蹙眉,思考的用時等信息。
5號考生在思考不到三分鐘后就開始答題了,這準備時間可以說有點短。4號考生則是六名考生中審題做得比較好的,思考充分,準備充分,才自信應答。從實際效果看,審題和思考的時間比較充分的考生,答題時的思路連貫和語言連貫相對也好一些。事實上,據專家評點,就是在正式的公務員面試中,大多數人都不能用足規定的15分鐘,或答題不深,浮光掠影一帶而過;或理解不全,只作部分闡述;或思路混亂,不斷重復纏繞……往往感覺無話可說,時間“太長”,而不是滔滔不絕、侃侃而談,嫌時間不夠。
考官計分點:
自信、答題要點、語言表達
關于自信 面試考驗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而自信心顯得尤其重要。這方面,3號考生最顯自信、老練。從一開始答題,始終信心十足,邊闡述邊用手勢做輔助,話語、表情盡顯自信與沉著,一改進場時的局促,一種強大的“氣場”油然而生??脊賹Υ烁杏X非常認可。4號考生舉手投足,落落大方,準備、作答,收放有據,尤其是從他的眼神和考官的自然交流中獲得了考官的一致好感。而反觀5號考生在回答過程中,眼神有點飄忽,言語中總是缺乏底氣,自信心不夠,作答效果也就一般??脊僭u點,因為公務員考試是一種競爭性選擇活動,在同批次的考生中,擇優錄取,因此充分的準備和必勝的信念會給自己首先贏得氣場。
關于答題要點 這是公務員面試內容的核心和關鍵,也是最能考察考生的知識寬度、思維深度、邏輯能力、判斷能力以及價值取向、思想修養等綜合素質強弱、能力水平高低的環節。6號考生在第一題審題時出現偏差,試題中并沒有“集中整治”的話語,但她在答題過程中,卻把“集中整治”作為重點闡述對象,滔滔不絕;無獨有偶,5號考生也出現了類似的審題偏差,把試題中根本沒有的“貨車超載”現象作重點評論;3號考生在答第二題過程中,并未看到網絡文化背后的社會現象,以及政府應當如何應對和處理的建議措施,也是出現了一定偏差。這些問題可以說是在校大學生甚至是畢業生中普遍存在的,而答題缺乏深度也幾乎是每個考生出現的問題。
關于語言表達 1號考生是第一位面試考生,尤為緊張。平時在校能言善辯,口齒清晰,但在面試答題過程中,聲音顫抖,并且明顯可以看出中間有2次較長時間的停頓,一是她自覺在做些調整,二是遇到了“大腦空白”狀況,這都是過度緊張造成思維和語言的障礙,嚴重影響了面試。2號考生也有語言斷斷續續、重復啰嗦,面部表情僵硬的情形,連考官都感覺到“累”。這種緊張和“結巴”的氣氛同樣傳遞給了觀摩區的同學。和他們兩位相比,3號、4號考生的語言表達相對好一些,語言流暢,聲音洪亮。但4號考生“面無表情”、語速飛快,同樣也是另一種緊張引起語言表述變化的癥狀。考官評點,語言流暢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語言豐富、凝練則是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標準。6號考生在答題過程中,語言流暢,語速適中,但語詞稍顯單調,語句重復、羅嗦,這使她的語言表達失色不少。
上午10點40分,本場模擬面試的最后得分公布。主考官現場公布了每位考生的面試分數,并宣布獲得第一名、第二名的4號和6號考生入圍到體檢環節。面試環節正式結束。(通訊員 戴笑笑 姚穎超 攝影 沈哲 記者 陳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