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對畢業生就業率作假實行“一票否決制”
發布時間: 2011-04-15 來源:沈陽晚報 發布人:[ ]
文章摘要:
學生沒有簽成就業協議,畢業證不給?這樣的情況在遼寧堅決禁止。4月12日,遼寧省公布了“關于做好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今年全省將舉辦7000場招聘會,與此同時,將對畢業生實行就業動態監測,嚴禁學校將學生就業協議或證明與畢業證、學位證的發放掛鉤。
今年全年舉辦7000場招聘會
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26.3萬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式,今年,省教育廳將組織省內高校舉辦不少于7000場不同形式、豐富多彩的校園招聘活動。
同時,針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繼續實施“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程”,通過建立臺賬、就業援助及兜底安置,開展“一對一”服務,通過發放求職或生活補貼、重點組織培訓、加強就業創業指導、優先推薦崗位等措施,幫助就業困難群體盡快實現就業,確保2011屆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年內全部實現就業。
嚴禁就業協議與畢業證發放掛鉤
今年將對畢業生實行就業動態監測,通過建立實名制就業登記數據庫,實行實名制就業動態管理。
按照要求,各高校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實行就業狀況月報告制度;2011年5月9日至8月底實行就業進展狀況周報制。各市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調查本市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狀況,2011年9月至12月,每月月底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就業工作進展情況,12月底報送實名制就業登記數據庫。嚴禁弄虛作假,嚴禁將就業協議或證明與畢業證、學位證發放掛鉤;嚴格執行畢業生就業統計工作核查和舉報制度,對畢業生就業率作假實行“一票否決制”。
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課成為必修課
今年,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課程建設作為公共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設立相應學分,課程安排學時不少于38學時。其中職業發展教育不少于26學時,創新創業教育不少于8學時,就業指導不少于4學時。各高校要在一年級開展職業發展教育,使大學生盡早樹立生涯規劃意識和生涯管理能力。
另外,要求高校借助職業發展測評等工具,幫助畢業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建立就業咨詢室,結合學生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政策、求職技巧、職業規劃等幫助,形成以就業指導課程為基礎,以個性化職業咨詢和輔導為輔助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此外,遼寧省要求,各市創業資金每年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數不少于30個,沈陽、大連不少于50個;各市每年獲得貸款的高校畢業生不少于50人,沈陽、大連不少于100人。